亚运会中国已经夺了二百多块金牌了。大部分金牌得主的名字,你都不会知道,很多比赛的直播,也没多少人看。
要问你女子100米栏的金牌是谁,恐怕你还是打不出来。从这个角度看,吴艳妮是幸运的。她的成绩是第二名,而且取消了,但是却上了热搜,也引起很多人关注。
某种意义上,吴艳妮已经“预订”了亚运会女子100米栏的金牌。
她在不久前的大运会上走红,造型可爱,有文身,会说话,既非常爱国,又有着自己的个性,这让她成为大运会上数一数二的新星。
在体育产业不景气的今天,她获得了代言机会。所以她才可以豪言,自己不是为了钱。
很多人包括她自己在内,都期望在亚运会上能夺得金牌。但是,田径比赛从来就是真正实力的对决,噱头、期望,都无济于事,而且可能会有反作用。她可能是过于急切,也可能是起跑技术确实还需要打磨,她抢跑了。
这不是什么大问题,很多短跑和跨栏名将都会抢跑,这是比赛的一部分。但是,吴艳妮不依不挠,向裁判进行“投诉”,认为是身边印度选手抢跑干扰了自己。这为波澜不惊的女子100米栏决赛增添了噱头,她也成为了焦点。
最终,裁判组经过商定,让她参加了最后的决赛,然后再对抢跑进行确认。如果抢跑属实,就再取消成绩——她也因此获得了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,最终结果是第二名。
就是这次没有风度的“投诉”,让她上了热搜。和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相比,如今是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时代,她在场上的行为,为场外的人所熟知。这种“围观”,某种程度上也放大了她行为的影响。
人们指责她输不起。输赢是体育比赛的一部分,在比赛中,要尊重裁判的裁定,即便是裁判错了,也要尊重,体育史上的很多遗憾就是这样。但是,她却像一个小孩一样,在那里找裁判理论。
很多人指责她 “很狂”。她开口就是为国争光,“中国速度、中国风度……”如果她赢了,观众会认为她很提气,但是她输了,这些话就变成了“狂言乱语”。说到底,竞技比赛仍然是结果导向。当年刘翔的“我证明黄种人也可以”,那是要站在领奖台上才能说的。
还有很多人抓住她的文身不放——这是一种道德审判。都到2023年了,运动员还不能文身吗?即将获得第8次金球奖的梅西,就有很多文身。但是在中国,文身仍然是一种忌讳,被认为是“不良少年”。我认真看了她昨晚比赛的照片,她已经遮住了。
吴艳妮赛后为自己的行为进行了道歉。但是,不管吴艳妮本人还是人们对她的指责,其实都还有耐人寻味的地方,具备某种时代性。
我认为吴艳妮就是一种“新运动员”。除了刻苦训练获得好成绩外,她还懂得如何经营自己,或者说在她身上体现了一种时代精神:懂得流量密码,也知道如何“成为光”。
她那些发言就像“模范冠军”。有人调侃,她事先准备好了获胜演讲,怎么也得说出来。其实这不是当下很多人的写照嘛?PPT和美颜时代,包装最重要。
她的文身,是她身上最大的Bug,因为她必须是爱国的,而一个“爱国”的人能不能文身,在中国还是一个问题。她知道这一点,把自己的文身解释成对冠军的向往——人们接受这一点,前提除非你真的是冠军。
她站在风口浪尖,也面临着真正的深渊,而她几乎对此一无所知。成为“民族符号”和爱国吉祥物,当然会大赚,但是却也很容易被反噬。她要保住自己的局面,就必须“赢”。否则,你的豪言壮语就会被视为轻狂,而文身则是不合时宜的污点。
如果她失败了,人们就不会把她视为英雄,而是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。“你狂什么呢”——人们要求她表现出驯服,就像自己一样。